河南:以科技创新点燃乡村全面振兴新引擎
在中原农谷,已有10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;在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,全球首款禽流感(H9)三联、四联灭活疫苗研制成功;在中国一拖集团大拖公司总装车间,智能化、数字化技术贯穿生产的各个环节,每3分钟就有一台拖拉机下线……河南正以科技创新点燃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引擎。
种业创新高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
寒冬时节,万物蛰伏。位于新乡的中原农谷试验田里,科研人员最新培育的麦苗却绿意正浓,其中就有“明星”品种——“普冰03”。
“‘普冰03’是我国第一个国审小麦与冰草属间远缘杂交的新品种,也是我们在李立会研究员带领下攻坚克难形成的创新成果。”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研究员张锦鹏说,“我们破解了小麦—冰草远缘杂交的世界难题,成功将野生植物冰草中的高产、抗病等基因导入小麦,使小麦品种具有高产、稳产、多抗的特点。”
今年10月,河南省中原农谷投资运营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原农投”)以666万元购得“普冰03”生产经营权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推动‘普冰03’在黄淮海区域大规模种植,并形成一套‘推进科研成果转化、市场化、产业化’的有效机制,助力新品种的发展壮大。”中原农投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“普冰03”只是中原农谷推动种业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。记者采访了解到,自启动建设以来,中原农谷紧紧围绕国家级、国际化定位,聚焦“全种业”发力,种业创新高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,制定了促进种企及科研平台协调创新、成果转化若干措施,探索出“国有资本+研发机构+转化公司+科创基金”的成果转化模式,加快科研成果产出、转化。
打造农机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
走进中国一拖集团大拖公司总装车间,记者看到了一条科技感十足的智能化生产线:AGV智能机器人自动搬运重达4吨的拖拉机底盘,机械臂灵活自如地组装各种零部件……每3分钟就有一台拖拉机下线。
“我们的生产线整体采用‘U’型布局、流水线作业形式,总共有4条装配线及2条涂装线,应用了许多国内行业领先的装配工艺、制造技术,实现了行业领先、国内一流的产品质量控制水平。”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苏文生告诉记者。
农机装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柱。作为国内领先的农机装备制造服务企业,近年来,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聚焦打造农机领域原创技术“策源地”重大任务,在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等领域持续强力攻关。
“比如,我们自主开发的东方红50—80马力以及90—100马力丘陵山地拖拉机,尤其适用于丘陵山地等特殊作业环境,填补了国内丘陵山地专业型农机的产品空白。”苏文生说。
“未来我们的产品有三个发展方向。一是绿色化,将节能减排、循环经济等理念贯穿于产品设计全过程;二是高端化,研发更多能够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、提高农业作业效率与精度的高端农机;三是智能化,就是向无人化发展。”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副部长刘俊杰说。
走出一条中医药产业发展新路径
小小中药材,敲开“致富门”。中医药产业连接着种植、加工、康养和文旅,能够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已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风口产业。在中原药谷科创园,记者了解到,在科技赋能下,洛阳嵩县中医药产业走出了一条发展新路径。
“当前,中药材的整体利用率比较低,农民在采收中药材的时候,一般只采收入药部位,非药用部位往往直接丢弃。我们团队主要针对中药材的非药用部位开展综合开发利用研究。”河南农业大学教授王学兵告诉记者,比如团队成功从连翘的非药用部位连翘叶中提取分离了连翘酯苷。
连翘酯苷具有显著的抗炎、抗氧化活性,可用于药品、食品、饲料添加剂等。“以往,连翘叶都是被丢弃的,现在一斤能卖到五六元钱,一亩地就能卖到1500—2000元,这样就实现了一株草药两份收入。”王学兵说。
在中原药谷,像王学兵团队一样利用科技创新促进农民增收的案例,还有不少。“目前,中原药谷已入驻了16个院士、专家团队,建成了7个创新中心和2个实验室,联动辐射10个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、2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,探索出‘科学家工作室+共享平台+中试基地’的运行模式,形成了研发在高校和科研院所,小试、中试、产业培育在园区,产业落地到企业的加速孵化协同创新体系。”中原药谷科创园运营中心主任程顺利说。
来源:科技日报
编辑:杜 勇
审核:文成锋
上一篇:灵宝市焦村镇举办阳光玫瑰葡萄提质增效技术交流会
下一篇:曹楼村“分鱼”传递冬日温暖,共享集体经济硕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