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一款“将科幻照进现实”的无人机备受瞩目,只需将设备戴在头上,就能用意念操控它起降和飞行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、脑机智能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道强解释,这背后的原理其实是脑电波控制技术。
张道强说,这种非侵入式脑电探测设备仅需通过头戴式的传感器,就可捕捉用户大脑产生的脑电信号。捕捉后经过放大、滤波、特征提取等处理后,由算法解码出相应的人脑真实指令,再通过无线设备对无人机发送控制指令,从而实现对无人机的远程操控。通俗地讲,就是当操作者想着‘要把飞机往前移动’的指令时,探测设备就记录下这个时刻操作者神经元活动产生的脑电波,控制系统再将其转化成指令发送给无人机,飞机就能向前飞了。
这种技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,比如帮助身体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;通过“意念”操控智能家电、灯光、窗帘等设备。
不过,张道强表示,“意念控物”目前仍处于研究和实验阶段,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和挑战还有许多,比如技术应用带来的用户隐私保护和伦理道德等问题。
作者:陈 杰
编辑:王 珊
审核:贾慧娟
咨询: 0371-69333566 电话: 136-7336-5366 邮箱: 470363313@qq.com 地址: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
Copyright 2018-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,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《编号: 41120200005》
豫ICP备06011472号-3 网站版本号: v2.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:全息数字科技